我是个在穷苦家庭中长大的孩子,母亲总是很焦虑,父亲常年缺席。
5 岁时,爸爸外出打工,之后出轨。妈妈从此成了怨妇,逢人便说自己的悲惨遭遇。最可怕的是,她每天都要向我倒苦水,要求我也恨爸爸。渐渐地,我好像真的痛恨爸爸了,与他的关系越来越疏远。
这么多年,妈妈就像一个情感吸血鬼,恨不能寄生在我的身上,吸干我所有的生命力。她永远只活在自己的世界,从不把我放在心上。从小到大,我一直是她的情绪垃圾桶,是表现她自己是好妈妈的工具。
在外人看来,妈妈对我特别好。只有我自己知道,因为妈妈,我从初中开始心中就充满厌世情绪。我特别恨妈妈,恨她为什么要像蚂蟥一样寄生在我的身上,吸干我的生命和热情。我恨爸爸,恨他为什么这么自私,只顾自己。我也恨这个家庭,恨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中……
从案例中,我们能感受到这个主人公对自己原生家庭的恨远不止一点点,当然我们也接纳他有这样的情绪表现,更为他能够把自己的真实情绪表达出来而高兴,因为我们常说“看见即疗愈”。
他愿意诚实的面对自己,开始在为真正的自己发声,其实也是一种心理的释放和疗愈。我们更希望他能摆脱这些东西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。
但是如果只是说说,思维方式没有发生转变,只是一味的带着指责和恨去生活,那么他可能也很难过好自己的人生。
可能有的人会说,原生家庭都已经把我养成这样了,我已经是这个样子了,别人都是怎样怎样,我就只能怎样怎样……
NO!请打住!
原生家庭我们不能选择,但是自己的生活是可以选择和创造的,特别是成年人。
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和原因,知道了原生家庭对自己产生了很多的影响,那么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去摆脱这些影响,把自己解脱出来,而不是让自己一直呆在那个问题里自怨自艾,当然只想躺平,想把自己的人生和问题都交给别人背锅的除外。
我们知道这样的伤害不是一天形成的,想要一下子改变,特别是丧失内在能量的人来说,会特别特别难,但是如果不拿回自己本身对生活的能量,不找回面对事物的自信和勇气,那么就有可能会无限循环。
如果遇见可以尝试着:
● 远离他们
● 和解过去
● 把握当下
● 以己为绳
● 依靠自己
我们很多时候痛苦是因为专注于悔恨失去的筹码,而扔掉了现在拥有的筹码。
当然,作为孩子原生家庭的父母,可以少一些向孩子抱怨,不让孩子成为自己的「情绪垃圾桶」。尽量不要让他们从小就背负双面情绪,减少成年后的痛苦。
武汉田子君心理咨询有限公司
027-87222563 (15927001581)
地址: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中南国际城B1座1308室